未來幾年全球粉狀活性炭需求將以9.9%每年增幅繼續增長,預計到2018年將增加至180萬噸。美國平均增幅將超過15%每年,僅僅2014年美國需求量就達到69萬噸。作為世界上粉狀活性炭出口大國,未來幾年將是國內活性炭行業一個發展的機遇。
活性炭是具有發達的孔隙結構、巨大的比表面積和極強吸附力的吸附劑。自20世紀初關于活性炭的第一個專利公布以來全世界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無論在制造技術、應用領域、原料開拓、品種開發、孔隙結構研究和吸附理論的認識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并正在不斷深入發展。我國木質活性炭工業主要生產方法有二大類:一類是以薪炭材、果殼炭化成木炭或果殼炭為主要原料的物理法生產工藝;另一類是以鋸木屑為主要原料的化學法生產工藝
。
活性炭作為新材料和碳素材料的一個重要分支,其綜合的優良吸附性能和在國民經濟部門的廣泛應用,必將在新世紀里繼續顯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時也將面臨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如上所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活性炭行業還是較落后的,尤其在應用開發,專用炭制造等方面差距更大。例如從環境保護來看,世界發達國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環保行業逐漸成為活性炭的主要消費市場,早在1994年,美國用于環境保護中水處理和氣體處理的活性炭占其當年總用量13萬噸的66%;日本這兩項的用量占當年總用量8.5萬噸的75%。我國近十多年環保形勢日趨嚴峻,水處理、氣體處理用活性炭還遠遠沒有普及。據報道:江浙太湖流域水源中藻類較多時,采用大孔較多的具有一定焦糖脫色力(A法≥85%)的木質粉炭,并在水源混凝沉淀時加入,各種藻類去除率可達81%~98%。隨著2003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辦成功和我國在10~20年里要全面跨入小康社會我們可以充滿信心預計,僅環境保護這一領域,活性炭的用量將會成倍增長,初步估計環保用炭不會少于10萬~20萬噸/年。
另外從活性炭的傳統市場來看,活性炭在液相脫色和精制中的應用較早是在制糖和發酵工業。我國每年產糖600多萬噸以上,至今未能采用活性炭脫色,以國外制糖業活性炭用量占糖量的0.3%~1.0%計,活性炭在制糖業的應用量將占有2萬~6萬噸市場份額。據資料報道,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糧食轉化工業如發酵工業得到了飛速發展,淀粉糖從30萬噸/年增至200萬噸/年,檸檬酸從25萬噸/年增至40萬噸/年,味精產量2002年達到91萬噸,是10年前的三倍,這些產品在生產和精制過程中活性炭是必不可少的,它們成倍增加必然導致活性炭需用量也成倍增加。據粗略統計,僅味精用炭一年就要3.5萬~4.0萬噸,另外山梨酸、檸檬酸、醫藥中間體、食品添加劑及染料中間體等等需木質活性炭的年用量約3.0萬~3.5萬噸。
活性炭雖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產品,作為現代工業來講在我國又是一項新興產業,它之所以能經久不衰,至今仍然有著蓬勃的發展勢頭和活力,這與它的用途不斷被展現有關,它不但已在上述傳統的制糖、發酵、制藥、食品、輕工、醫藥、冶金、化工、兵工等領域中廣泛應用,而且正在向著與人類生存環境息息相關的環保、凈水、空氣分離、電子信息、原子能及生物工程、納米材料、高能電極材料、高效催化劑載體等高新科技領域滲透擴展中,找到了更為廣闊的新用途。
因此可以預見,未來幾年中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活性炭產業是方興未艾,必將持續發展。估計大約再過10年,我國活性炭年產量將有望達到20萬~30萬噸,它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顯示其不可取代的一面。那時,我國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活性炭生產、消費、出口大國。
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登陸鴻宇活性炭官方網站www.xlfcm.com